通江县抢抓浙川东西部协作契机,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提升人居环境、培育产业发展、统筹服务布局、厚植文明乡风为抓手,在太平场村探索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试点示范,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今年6月,浙川两省领导在示范点调研时给予充分肯定,要求将其打造为“千万工程”经验在四川落地的示范和样板。
一、坚持村为人建,传统村居与现代风貌相融。一是保留原始人文风貌。坚持修旧如旧与保护更新结合,以川东北民居特色风貌为主体,对街道商铺、老旧楼阁、红军石刻标语、革命旧址等采用当地乡土材料、传统技艺进行抢救性修复,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性开发,始终保持淡淡乡味、浓浓乡愁。二是满足现代生活需求。聘请浙江设计团队实地调研,科学制定建设规划,在实施“五通五化”的基础上强化功能提升,建成滨水广场、研学广场、观水栈道、节庆舞台、二十四节气聆风台等文旅设施和新型社区综合服务体,配置乡村医疗卫生、文体服务、社会保险、物流网点等体系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三是践行共建共享理念。坚持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广泛动员农民参与新村建设,吸纳本地劳动力385人、占总用工人数的90%,支付劳务报酬310万元、占项目投资总额的16%。群众自筹资金15万元,实施线路下地、污水入网、垃圾分类环境整治工程,开展“我爱我家”等系列“共建家园”活动,让群众共建共享美丽乡村发展成果。
二、坚持业为人兴,生态农业与特色产业共生。一是六位一体培育新型农业。建立党建引领、供销牵头、部门联动、村级主抓、市场运作、农户参与“六位一体”工作机制,集合供销社服务优势、村集体股份合作社资源优势、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优势,创新“三社融合”模式,打造全市优质粮油和绿色蔬菜供给地。二是示范带动发展全链产业。按照“做强链头、锻造链身、厚植链尾”思路,以太平场村为中心,以蓝莓产业为主体,带动全县17个乡镇32个行政村发展蓝莓1.3万亩,建成4000立方米蓝莓冷链仓库,引进浙江蓝美等企业,开发6种精深加工产品,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格局。三是创新探索联农带农机制。建立“1135”利益联结机制,将产业盈利收入10%用于村集体经济分红、10%用于管理团队薪酬、30%预留产业发展资金、50%用于“三社”股份合作分红。2022年实现村集体经济分红22.5万元,400名脱贫人口人均增收1800元。
三、坚持景为人塑,秀美山水与休闲田园一体。一是整合资源建设巴山田园综合体。整合村内山、水、林、田、湖等分散资源,建设以“农耕体验、乡味游乐、康养民宿、研学文创”为主体的巴山田园综合体,通过游田园、阅村韵、赏民俗、品美食、购特产等方式,实现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动变运动、产品变商品、民房变客房。二是丰富业态构建“农业+”模式。依托蓝莓产业园,加强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院、北京大学红色故事讲述研学基地合作,共建博士服务站,擦亮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农”字招牌,形成集农耕体验、生态采摘、科普研学于一体的“农业+”业态。三是厚植底蕴打造农旅精品线路。融汇塑造农耕文明、田园风光、村落建筑、乡村生活等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IP,建成共享田园和村史馆,推出近郊游、红色游、亲子游、研学游为主的乡村旅游精品路线,连续举办三届蓝莓采摘节,累计接待游客35万余人次,农旅综合创收700余万元。
四、坚持治为人和,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同构。一是网格管理夯实根基。村级划分29个单元格,由村组干部担任网格员,通过入户走访、微信专访等线上线下服务,常态化收集社情民意,及时核查、反馈、处置、回访,构建“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乡村治理新格局。二是三治融合优化体系。构建以党建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优化村规民约,深化移风易俗,推行“一法律顾问、一产业辅警、一治安前哨”矛盾调节机制,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民生诉求大起底”等活动,提供“巴中跑团”“红色代办”等便民服务。三是科技赋能提升水平。搭建“数字乡村”服务平台,设置道德银行、在线培训、应急广播等模块,推动平安工程、雪亮工程、政务平台多网融合,实现农业信息、商贸物流、技术服务、健康养护等农业农事农民聚合服务智慧化,5G网络村级全域覆盖,“互联网+政务服务”户户联通,赋能“一屏治村”的乡村治理新模式,有效解决乡村治理“多、广、散、杂”等痛点问题,大幅提升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