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超市与专合社“携手”
近日,白玉县安孜乡门马一村村民泽仁扎西带着自家产的10斤酥油,来到位于甘白路(甘孜县至白玉县)旁的根彭扎西超市,托他们代售。
自投入运行以来,这家乡村超市就成了安孜乡的“商业中心”。除了代售村民自产的酥油、奶渣、牦牛肉等制品外,超市还有稳定的奶、肉制品“供应商”——白玉县盛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家乡村超市,一家专合社——产销“携手”,不仅为村民提供更多便利,也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打通了良性循环的道路。
产销联动 打通内循环
“根彭扎西超市是2021年8月成立的。”安孜乡党委书记达瓦俄色告诉记者,安孜乡是纯牧业乡,全乡人口仅3000余人,草场面积却有140万亩左右,地广人稀,居住分散。以往,牧区群众购买生活物资,最近也要到40分钟车程外的阿察镇上。
与此同时,村里的牧业发展也遇到难题。门马一村、门马二村整合村集体资产,从牧民手中购买了200多头母牛,再由每户牧民出一头公牛入股,成立了白玉县盛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但受制于地理位置偏远、商业基础薄弱等原因,合作社的肉、奶制品一度找不到销路。
如何让生活物资“买得到”、牧业产品“卖得出”?安孜乡想出了以专合社为经营主体建立超市的办法。
“我们整合了涉农资金,还发动村民自筹了10万元,用于房屋整修和超市商品采购。”达瓦俄色说,超市选址在交通便利的甘白路,产销联动,不仅牧区群众购买生活物资更加方便,门马一村、门马二村的村集体经济也被盘活。
“我们安孜乡属于昌台片区,‘昌台牦牛’是我们本地的优势品种,被录入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产出的肉、奶制品在全县都小有名气。”达瓦俄色说,超市开张后,吸引到不少周边乡镇乃至县城的消费者,目前专合社已累计实现分红21万余元。
产业提质 拓展外循环
开设超市,打通了商品流通的“内循环”,但仅靠本乡本土的消费市场,专合社难以壮大。因此,拓展“外循环”是当务之急。
超市所在的甘白路,连接国道317线,被众多旅游爱好者称为“川藏线上最美自驾县道”,近年来自驾游客日益增多。门马一村和门马二村的村“两委”就此打起了游客的“主意”。“希望以后我们产出的肉、奶制品,可以卖给路过的游客。”门马一村党支部书记降央多吉说。
可要打通“外循环”,还面临一些实际的困难,供应端的品质不够稳定就是其中之一。盛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400多头牦牛采用的是传统散养模式,“我们把牦牛交给农户代养,每年每户上交50斤左右酥油奶渣。”降央多吉告诉记者,这样做虽然成本最低,但由于养殖方式粗放,肉、奶制品的产量并不高,牦牛品种也在退化。
这难题怎么破解?在根彭扎西超市不远处,一个占地500多亩的保种繁育中心正在建设,这里寄托着门马一、二村全体牧民对产业提质升级的期望。
“现在我们已经建成了8间牛舍、4间饲草仓库。未来,我们的牦牛会在这里进行保种繁育。”达瓦俄色告诉记者,这座保种繁育中心是盛畜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集资建立的,建成后不仅能对优质牦牛品种进行保护,还将实现牦牛稳定出栏,为下一步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打好基础。
位于销售端的根彭扎西超市也有着自己的发展“蓝图”。“等我们的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一些,分红后的留存资金多一些之后,就要丰富拓展超市的产品内容,让商品更符合游客的需求。”降央多吉说。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宁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