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成果

08 2023
11
绵品出川捎上“远方亲戚”,激活壤塘“振兴密码
添加日期:2023-11-08 作者: 来源:川观新闻 浏览次数:219

2022年,绵阳市委、市政府实行品牌强市战略,以打造绵阳品牌为目标,把“绵品出川”作为拓展绵阳优质品牌、产品网络营销,打响绵阳品牌的重要做法。产业培育不忘帮扶“穷亲戚”,作为绵阳市对口帮扶县,壤塘县多次受邀参加“绵品出川”活动,借一次次出海之机,树品牌、立路径、强产业,助力振兴“出圈”。

带火了产品

位于川西北高原的壤塘,资源富集,沟壑中有万亩良田飘香,高山上有千万牛羊成群,山村间有非遗文化不绝。近年来,壤塘立足于特色优势,以建设“川西北特色草原产业带和藏族非遗文化传承保护和民族手工艺发展中心”为目标,打造出了数百种非遗、农畜产品。

酒香奈何巷子深,壤塘不少产品一直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就在此时,壤塘迎来了“绵品出川”的东风,给“壤塘造”提供了一个“借船出海”的机会,搭建起了“壤塘造”走向全国的平台,激活了壤塘的“造血功能”,不少产品借此出名。

老产品散发新活力,新产品应运而生。借“绵品出川”带来的灵感,壤塘县“旧物迎新生”在青稞上下功夫,青稞饼、青稞薄饼、青稞奶茶等系列产品问世。其中最受欢迎的要数青稞啤酒,青稞清香,啤酒的清爽一经面世得到了不少顾客的喜爱,首销突破107万元。喝青稞啤酒、听藏族山歌,跳千人锅庄成为了2023年壤巴拉节最受欢迎的节目。

壤巴拉云端牦牛肉干系列产品销售额突破170万元,壤巴拉非遗传习创业园非遗产品销售额达900万元,青岗花蜜酿出新果味,相宜本草阿如藏脱销网络,瑟古蔬菜基地产品走进上海、南京等一线城市......在绵阳之势与绵阳之力的加持下“壤塘造”走进全国市场,深闺中的壤塘走向了世界。

带回了巨变

今年,壤塘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以农业牧业的“上档升级”夯实“立县之基”,以文化旅游的“提质提效”筑牢“兴县之本”,以清洁能源的“加速突破”走好“富县之路”的发展战略,走出了一条县域经济发展的“换道超车”新路径。

带出去的是产品,带回来的是机遇。从苏州行到宁波行,一次次远航给予了壤塘人“跳出壤塘看壤塘、站高谋远抓未来”的机遇。今年来,壤塘县将机遇变为巨变,瑟古村蔬菜产业园销售实现从“市场农业”到“订单农业”的经营模式提升;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基地”建设,蒲西“光伏+N”650MW项目,上寨水电站前期工作全面推进。一条以“政府主导、部门承担、示范引导、突出品牌”产业发展方式应运而生,从过去的散、小、弱产业向着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方向,市场活力越来越高。

在一次次中“创新”实现“突破”,在一次次“追赶”中实现“跨越”。一年来,壤塘县建设示范村4个、抓点示范村6个、重点帮扶村6个,奋力打造出了美丽壤塘乡村样板,实现了联创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产业振兴迈出坚实步伐。“农牧立县、文旅兴县、能源富县”的劲头越发充足了。

带出了产业链

盘活“产”资源,带活“产”业链。广袤的田野上,每一个“土特产”都蕴含着乡村振兴的希望。壤塘县围绕“产”字下功夫,把充满乡土气息的农产品做成产业链,以产业振兴加速乡村振兴。绵品出川带回来的先进经验正在变成“真金白银”,凝聚成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壤塘的动力。

以壤巴拉非遗传习创业园为代表的文创企业在上海等一线城市建成23个飞地传习基地,已初步探索出了非遗技艺传承创新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的“壤塘模式”,并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实现了地方有人才支撑,县级层面有园区,一线城市有基地,国际市场有销售渠道的闭环产业链。壤塘牦牛产业园建起了冷链物流加工厂、牛羊定点屠宰场,牦牛产品产业链基本建成。

建基地、办工厂、创园区、塑品牌、促销售,目前壤塘县已经建成3个州级产业园区,3个县级产业园区,非遗产业、农业产业、畜牧产业“百花齐放”,壤塘县各类产业链迸发出高质量发展强劲势头。

通过包括“绵品出川”等在内各项实实在在帮扶措施推动下,全县一条条产业链,诠释着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密码;一个个村庄,映照出乡村振兴带来村容村貌的蝶变;一张张笑脸,展现着增收致富、乡村治理的新气象;一串串脚印,记录着绵阳援建的真心真情真干。

(作者为中共壤塘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