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底,成都市武侯区第七批对口支援工作队(以下简称“支援队”)接过“接力棒”,奔赴雪域高原,开启人生中难忘的一段征途。
从第一批支教教师算起,武侯区对口支援甘孜州白玉县已走过二十余载。扛起使命,接力奋斗。对于“接棒者”来说,如何高质量地跑好这场“接力赛”是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支援队相关负责人说,在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刻,支援队将倾力提供人才、资金和项目等方面的帮扶,大力实施基建、教育、医疗、产业等领域援建,持续巩固前期的帮扶成果,稳步推动白玉县乡村振兴成势见效。
紧扣“健”字出实招 支援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白玉县地处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对于支援队队员来说,在这里开展工作面临不小的挑战。
“对口支援是一项长期工作,只有把日常着力点放在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帮扶秩序上,才能让对口支援工作持续有力。”支援队领队陈兵介绍说,支援队紧扣“健”字出实招,让工作队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健全组织领导,强化党建引领。支援队主动对接白玉县委组织部,筹建成立临时党支部。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和支部委员会,研究制定《武侯区第七批对口支援工作队临时党支部管理办法》。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制度,切实做好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内部管理。结合新一轮对口帮扶工作实际,支援队研究制定《武侯区第七批对口支援工作队管理办法》《武侯区第七批对口支援工作队队员正负清单考核管理实施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武侯区第七批对口支援工作队管理的决定》等,持续完善管理细则,严格规范管理,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
健全学习机制,提升综合能力。支援队抓好政策学习和方法传授,组织参加四川省先发带后发结对帮扶干部人才动员暨培训会、甘孜州先发带后发结对帮扶干部人才培训会等,深入宣讲党中央、省委关于对口支援工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提升帮扶能力。
健全分工体系,形成帮扶合力。充分吸收前期对口帮扶工作经验,支援队依据队员特点、帮扶任务和挂职岗位需要,将30名队员分为政工组、项目组和保障组3个小组,明确各组负责人和主要职责。各组按照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稳步展开。
聚焦“兴”字做文章 推动帮扶工作走深走实
与制度建设同步进行的,是紧锣密鼓推进对口帮扶工作。2023年7月6日,白玉县城区第一完全小学迎来期末统考,支援队的8名老师主动请缨支援巡考,他们驱车数百公里,先后前往白玉县盖玉乡、河坡乡、赠科乡等地参加巡考;10月8日起,支援队的医护人员通过移动DR设备,在16个乡镇对群众进行地方病的全面筛查,同时开展入户义诊,帮助孤寡老人及行动不便的群众解决就医问题。
对口帮扶工作要抓好统筹和谋划。10月下旬,武侯区委主要领导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各企业代表一行赴白玉县开展调研,参加武侯白玉对口支援工作座谈会、武侯区工商联与白玉县工商联签订项目投资招引帮扶协议和捐赠、授牌仪式,与受援地干部群众共谋乡村振兴之道,在教育、医疗、产业发展等多方面达成合作共识,进一步明确精准帮扶的工作目标。聚焦推动乡村振兴,坚持“受援地所需、帮扶地所能”原则,武侯区将全方位开展产业发展、民生实事和人才培育等工作,奋力推动白玉县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掷地有声,落地有果。以项目为主牵引,推动帮扶工作走深走实。投资888万元建设的河坡民族手工艺文旅融合示范园区项目,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投资800多万元修建的白玉县赠科乡商业综合体已进入装修阶段;投资830多万元,续建白玉县人民医院手术室、重症监护室,升级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改造医学影像存档室及远程诊疗室,并添置部分信息化设施设备。今年,武侯区拟投入资金2583万元,实施产业就业、基本公共服务、人才智力、区域合作等6大类19个帮扶项目。一个个具体项目的投入与实施,为白玉县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胡晓 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