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成果

05 2023
12
泸定化林:传统村落焕发“新生机”
添加日期:2023-12-05 作者: 来源:川观新闻 浏览次数:258


喷薄而出的日出、波澜壮阔的云海。11月28日,记者来到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泸定县兴隆镇化林村,百余栋保持着古风貌的民居依山势而建,黄墙黛瓦、错落有致,穿梭在这里,犹如来到一处隐于乡野的世外桃源。

攻占化林坪、激战飞越岭,是红军长征大渡河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让这座历史悠久的小镇有了深刻的红色记忆。2022年10月,兴隆镇化林村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为进一步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泸定县启动了化林村“传统村落历史民居保护性修缮”项目,并在2022年成功创建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

化林村。

发展旅游:群众吃上“旅游饭”

“汪老板,今天中午预定两桌饭菜哦。”自从化林村开展修缮工作后,好君民宿老板汪长会的手机一直没停过,白天订饭菜,晚上订房间,忙得不亦乐乎。

“以前工地上有工人时,都往我们这几家民宿餐馆来吃饭,现在修好了,外面来的游客也多起来了。”汪长会在厨房里边洗菜边向记者介绍。

政府负责建设村里的基础设施和改造房子的外貌。去年年底汪长会的老宅经过前期的修缮改造,木穿斗,斜坡顶、薄封檐、青瓦石墙,呈现出质感美、自然美,成为传统村落民居保护性修缮项目一期的样板房。看到破败的农房焕然一新,汪长会深知修缮项目结束后,化林村将迎来旅游发展的大好时光,便投入25余万元,将自家房子装修成具有8个房间的民宿。

“9月28日,化林村试开园以来,我们民宿经常爆满,收入相当可观,再也不用出去打工了。”汪长会笑得合不拢嘴。

汪长会的民宿只是化林村的一处缩影。“目前我们村可以接待的民居民宿已有5家,还有很多村民的民宿正在装修。”化林村党支部书记徐国强告诉记者。

条石相扣的石板路直通村党支部副书记李林家,以前的房顶被升高成青瓦房,看到崭新的外墙装饰,李林和爱人商量着待化林村的乡村旅游升温后,将楼上空余房间改装成茶坊,再把在外打工的儿子喊回来,学习做餐饮,把一楼改成餐馆。“有吃有住,再坐在茶坊纳凉喝茶,可远观雄伟的贡嘎山。”李林的爱人指着远处白雪皑皑的贡嘎山,眼里充满了期待。

如今,化林村许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纷纷回村创业,这样不仅能照顾家人,还挣了钱改善生活,让村里的环境更好,步入良性循环。农家餐饮、乡村民宿也使乡亲们圆了多年的致富梦。

化林村东门。

产业兴旺:花椒成为“摇钱树”

化林村不仅是红色名地,这里的“花椒”也闻名。站在山头俯瞰化林村,但见山坡上、房舍间,满目苍翠的花椒树扮美了村庄,经过20余年的发展壮大,小小花椒树已经成为村民的“摇钱树”。

一有空闲时间,村民倪晓蓉都要去自家的花椒林转转,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打药灭害虫,对于如何管理花椒,倪晓蓉有一整套经验。她深知三分种七分管的道理。她家今年一共种植了20亩花椒,有3000多棵,年产量大约1万斤。到了花椒采摘季,她会请西昌、冕宁的村民来采摘,一斤付给5元的劳务费,村民最多的一天可以挣到300元。

化林坪的花椒属红椒品系,历史悠久,品质优良,素有“贡椒”的美誉。“2022年我家的花椒纯收入近5万元。”倪晓蓉说,最好的年景是2018年,她家花椒纯收入达到10万元,村里花椒大户黄安军家收入30多万元。

据了解,化林全村花椒种植面积共有3500亩,已投产的平均亩产干花椒100斤,年产干花椒175吨,现已建成花椒基地1000亩。

化林村角落。

花椒作为化林村的主要经济作物,去年,泸定县农牧农村科技局通过申报项目、衔接资金,配套投入化林村花椒产业加工厂房项目建设。该项目投入资金1850万元,新建年加工2500吨鲜花椒厂房一座,建设包括花椒油、干花椒、花椒粉、花椒锅巴生产线各一条以及相关配套设施。

该项目建成后,化林村将通过“村集体经济+公司”的运营管理模式,为本村农户提供烘干作业,延长花椒销售期限和产业链,提升花椒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户增收增产,做大做强“泸定红花椒”品牌,真正实现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振兴。同时,还将辐射带动周边旅游资源,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预计年增收900余万元。

如今的化林村,通村路、连户路,让家家户户踏上了致富路、幸福路,不少家庭不仅购买了小汽车,娘娘山旅游景区也正在开发,在李林眼里,不久的将来,“古道红村”化林村将成为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美丽乡村。

川观新闻·甘孜观察 洛绒尼玛 图片、视频由洛绒尼玛拍摄剪辑,部分素材由泸定县融媒体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