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成果

14 2023
12
遂宁市大英县:兴产业 强治理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添加日期:2023-12-14 作者: 来源:四川日报 浏览次数:204

大英县扭住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这个“牛鼻子”,建成6个省、市星级现代农业园,发展中药材、柑橘、甜桃、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5万余亩。图为大英县蓬莱镇吊脚楼村的万亩甜橙基地。 大英县委宣传部供图

大英县隆盛镇土门垭村依托中药材产业,打造“乐享土门”中国中医药康旅第一乡。在大英县,越来越多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成为城里人的“向往之地”。 刘作鹏 摄

冬日的遂宁市大英县,远山近水和绿野垄亩层层叠叠,乡村产业错落有致、布局有序。从空中俯瞰,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省产油大县、全省现代农业重点县,一块块“金字招牌”夯实了大英乡村振兴的基础。
  作为成都和重庆之间的重要节点城市,今年,大英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现代农业园区+乡村振兴精品示范为主要抓手,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1 抓党建育人才 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眼下正是柠檬成熟采摘季节。在大英县河边镇四方村的柠檬基地里,沁人心脾的柠檬香扑鼻而来,一个个白柠檬挂满枝头,游客穿梭林间,将这份初冬“见面礼”收入囊中。
  “因其小巧玲珑、果皮光滑细腻、果肉晶莹剔透,故取名白柠檬。和普通柠檬相比,河边白柠檬无核,果皮光滑细腻也更薄,维生素含量高于普通柠檬。”在柠檬基地里,四方村党支部书记陈周华“变身”乡村宣介官,不遗余力地向游客推介村里的白柠檬。
  村党支部书记“变身”乡村宣介官,他们既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加油干,也要讲好村里的发展和产业故事,这是大英县强化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大英县委、县政府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牢记“农之大事”,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总要求,成立“1+7”工作领导小组,推行“清单制+责任制+督导制”的工作考评机制,将乡村振兴目标任务具体到事项,落实到镇村,明确工作计划、年度任务和阶段成果“三张清单”,狠抓落实。近年来,大英县统筹县级财政资金4.1亿元、整合涉农资金8.05亿元,撬动金融、社会资本10亿元投入乡村振兴,粮食年产量保持在20万吨以上,生猪出栏保持在55万头以上。
  打造乡村振兴“生力军”。大英县紧扣美丽乡村全面振兴目标,实施“新村民”招募等四大计划,围绕白柠檬、甜桃、中药材、柑橘、蔬菜等主导产业,培育“土秀才”“田专家”“农创客”和“新高素质农民”等各类乡村振兴人才300余人,回引278名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大英围绕优势产业,实施村集体经济发展提速行动,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带动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合作经营,建立集体经济产业指导服务中心、村级联合合作社等各类主体27个,促进62家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与87个村结对共建,把项目、资金、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有效集中起来,助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提速,今年1月—11月,大英县实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7000多万元,实现较快增长。

2 聚力发展特色产业 鼓起群众“钱袋子”
  回马镇是大英县的重要蔬菜生产基地,依托靠近涪江沿岸的地理优势和水资源优势等,回马镇建起万亩优质蔬菜产业园,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萝卜、辣椒、白菜、菜玉米等畅销全国各地。
  “以涪江沿线冲积坝为主要种植基地,我们在长江坝、金井坝、郭家坝发展蔬菜种植业,总产值超过2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左右。”回马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回马镇拓展农业功能,在产业园建起现代化农业仓储保鲜库,可就近进行萝卜初加工;新建蔬菜育苗钢架大棚10亩,为产业园供应优良种苗。
  回马镇蔬菜产业园是大英加快打造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之一,已纳入国家级蔬菜产业集群建设。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根本。大英县扭住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这个“牛鼻子”,聚力发展优质粮油、中药材、柑橘、柠檬、蔬菜、甜桃、青花椒等主导产业,推动产业成片成带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目前,大英县建成6个省、市星级现代农业园,发展中药材、柑橘、甜桃、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5万余亩。
  农业园区提档升级加快推进。大英高标准推进2.9万亩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全面升级回马“渝遂绵优质蔬菜产业基地”,加快推动粮油、柑橘、甜桃、蔬菜等产业园区升级改造,为乡村振兴聚能蓄势。
  延链、强链聚指成拳。大英推进多种业态融合发展,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不断完善配套服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建成3个“1+3+N”农事综合服务中心、4个粮油烘干中心、50个冷藏保鲜库,粮油、中药材和花椒深加工厂各1个,大英白柠檬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称号。
  “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可为水稻、小麦、油菜、玉米、高粱、大豆等主要粮油作物的生产全程提供机械化服务。”大英县相关负责人说,村与村还形成产业联盟,农事综合服务中心为联盟村提供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在此过程中,各产业联盟村利用土地流转金、务工收入、土地入股分红、村集体经济分红及收益二次分配等方式联接群众利益。
  在大英,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广大农民因产业兴旺鼓起了“钱袋子”,走上了致富路。2022年,大英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

3 优环境强治理绘就更加美好的生活
  走进大英县隆盛镇土门垭村,宛如玉带的村道穿村而过,白墙青瓦的小楼排列成行……“在这样好的环境里居住,心情舒畅。”村民李中海说。环境变好了,该村依托中药材产业,全力打造“乐享土门”中国中医药康旅第一乡,游客们纷至沓来,体验种药制药过程,品尝药膳药饮,享受休闲度假与中医康养相结合的健康之旅。
  不仅是土门垭村,在大英县,越来越多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成为城里人的“向往之地”。这得益于大英县把“千万工程”经验运用到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中,走好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动能。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英县实施美丽乡村共富路“三年行动”计划、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农村电网改造巩固提升工程,建成168公里美丽乡村共富路,整治修建末端渠系128公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87%以上,行政村燃气管网实现全覆盖。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大英县深入推进农村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转运处置率达100%,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率达79%,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70%以上,入选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深化乡村地名服务·点亮美好家园”试点县。
  路通、水净、村美,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成为大英县广大农村群众直接的感受。
  要“面子”,更要“里子”。大英县不断健全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融相促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重传承保护乡土特色,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新图景。全域推进“一长五联+积分”制度,每20—30户常住农户设立1个“点长”,开展文明联创、卫生联洁、治安联防、纠纷联调、困难联帮等活动,全面提升乡村治理内能。
  卓筒井镇为干屏村开展“村规民约大家谈”“我为公约提建议”“百家千户来签名”等村民座谈、院坝板凳会活动,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能否就近享有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关系到群众幸福感。大英县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百千万”工程,深挖井盐文化、民俗文化,打造村级文化室,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设立370所村卫生室,配备460名乡村医生,建成18家养老服务机构、197个“儿童之家”、80个村(社区)农民工综合服务站。
  从改善生活环境到增强医疗水平,从公共服务提升到基础设施建设……大英县将高品质生活作为创造美好日子的重要内容,也是对新时代群众幸福需求的切实回应。

秦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