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不返贫、产业有发展、治理出新招
广汉市三水镇易家河坝新貌。
广汉地处“天府粮仓”核心区,是国家级商品粮油生产基地。
广汉市向阳镇火锅公园。
每年3月底至4月初,广汉市连山镇上梨园桃花盛开,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广汉市高标准基本农田保护区。
近日,在德阳广汉市三星堆镇欢喜村项目现场,总能看到这样一幕,几十位村民身穿印有“以工代赈”字样的马甲,在道路改造施工现场忙碌,力争早日打通道路。
今年7月,三星堆镇2023年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项目开工,线路全长10余公里,建设工期12个月,涉及龙兴村、中兴村、仁义村、欢喜村、仁和社区和仁圣村,建设内容包括新改建公路,新建产业路、便民路、渠带路。建成后将切实解决当地群众出行问题,带动当地产业发展,解决周边近300人就业。
道路改造后,不仅能改善村民出行条件,还能带动镇上的蔬菜种植和其他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业高产稳产。“我们在这里干活,每个月有收入,方便照看家里,还把家门口的路修好了,很有成就感。”村民李贤楷说。
这是广汉市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广汉市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聚焦“守底线、促振兴、优治理”,打出一套“组合拳”,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全力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守底线
严格落实“脱贫不脱政策”织密防止返贫“保障网”
“家人在哪里务工?”“身体状况怎么样?”近日,一场走访活动在广汉市三星堆镇龙兴村进行,走访对象是当地的脱贫户。通过面对面聊家常的形式,走访队成员详细了解这些村民近期的健康状况、经济收入、子女就读、就业务工、医疗报销以及生活情况并进行记录,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这样的走访每月都会进行,目的只有一个,及时掌握脱贫户的情况,织密防止返贫“保障网”。
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精准监测是基础。今年以来,广汉市把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作为“第一道关卡”,建立健全民政、教育、水利、住建等部门信息共享机制,明确专人对存在返贫或新致贫风险户进行实时监测预警、集中排查走访和跟进解决具体困难,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目前,全市有6111户13368名脱贫人口、132户262名监测对象,实现无一人“漏测失帮”。
除了对数据进行兜底,还需政策发力推动。严格落实“脱贫不脱政策”要求,广汉市深入推进各类政策有效衔接,不断提升脱贫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例如,在教育方面,广汉按照“应读尽读、一个不少”要求,严格落实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健全从幼儿到大学教育的全覆盖资助体系;医疗卫生方面,全面实施脱贫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财政代缴50%,脱贫人口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率100%,确保脱贫人口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
“我们还把产业帮扶作为防止返贫的关键一招。”广汉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主动协调组织孵抱育雏大户,于近期开展免费送鸭苗活动,并组织技术人员向群众讲解鸭苗的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及饲养方式。“先后共梳理了全市1609户有劳动力且有意愿发展畜禽养殖的脱贫户,发放禽苗3万余羽,实现户均增收400余元。”
广汉市还积极开展脱贫户就业帮扶政策落地,常态化开展脱贫劳动力就业需求摸排,搭建脱贫劳动力和用工企业对接平台。今年以来,先后举办“春风行动”“就业援助”等就业帮扶招聘会20场,提供就业岗位1.07万余个;安置乡村公益性岗位585人,爱心公益性岗位356人,发放岗位补贴433.8万元。
促振兴
高水平建设“天府粮仓”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双向发力
11月底,广汉市第二届“粮王”争霸赛颁奖仪式在金鱼镇稻麦源香产学研基地举行,本次“粮王”争霸赛分为镇街级“粮王”争霸预选赛和市级“粮王”争霸赛两个环节,最终有18人分获小麦季、水稻季和年度“粮王”3个奖项。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基础。广汉地处“天府之国”成都平原腹心地带核心区,素有“天府粮仓”美誉,是国家级商品粮油生产基地。全市连续6年实施粮食单产提升行动,小麦单产实现“六连增”,稳居四川第一,2023年小麦集中成片百亩单产达601.3公斤,持续刷新西南麦区纪录;水稻单产常年稳居全省前列,2023年种粮农户实收测产最高亩产达873.83公斤,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在稳定粮食播面的同时,广汉市紧紧围绕全面提升粮食单产这一核心目标,聚焦当前市内不同区域粮食生产能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启动实施“1+10”全域均衡增产计划。“1”即:连山锦花、金鱼上岺核心示范区;“10”即:除雒城、金雁外的10个涉农镇(街道),每个镇(街道)打造一个1000亩以上规模的示范点。
“一方面持续发挥核心示范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树牢高产标杆;一方面聚力打造10个示范点,力争用5年时间着力提振10个示范点的软实力和硬实力,逐步带动本地区其他田块产量提升。促进广汉粮食生产由‘单技术为主、小面积示范’的传统模式转变为‘多技术集成、大面积普及’的均衡增产格局。”广汉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聚焦粮食安全和现代化农业生产,广汉市还着力探索“五员共护天府粮仓”管理制度,包括研究员、农技员、测报员、地力员、监管员5个工作队伍,对当地的农业生产提供制度化、体系化的管理服务,以此解决农事人员相对分散的问题,让问题及时得到解决,让好的经验、技术及时得到推广。
一手抓现代农业,另一手还要抓特色产业。
依托丘区的地理资源优势及果树种植优势,广汉市引进特色品种,进一步提升产业附加值,完善产业链延伸,探索开展柚子深加工,成功研发“柚淘”系列果酒;办好桃花节、柚子花季等活动,有效推动一三产业互动,推动农旅融合发展。
结合精品蔬菜产业布局,在蔬菜主产区建设精品蔬菜示范区、精品蔬菜标准园,实施“五良融合”试点示范,开展园区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加快宜机化菜地建设,全面提升蔬菜基地标准化生产水平。
优治理
美环境、提效能 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近年来,广汉市把强化乡村基层治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在人居环境和治理举措上双向发力,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今年4月,2023年“花开连山 柚你柚我”柚子花露营音乐季启动仪式在广汉市连山镇沙田村举行。在一个月时间内,超20万人次的游客到此“打卡”。
立足于花果之乡的特色,沙田村以传统川西民居为样本,对彩钢棚、旧农房、院落道路、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等进行提档升级,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此外,不断完善聚居点污水管网、停车场、旅游环保公厕、骑游绿道、景区标识标牌等旅游配套设施,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和景区形象。
同样以环境治理带动产业发展的还有广汉市三水镇。
“我们在友谊村整合美丽乡村、新村建设、公共服务设施等资金,提升完善易家河坝的基础设施;结合景区创建,修建了观光长廊、仿古亭台等配套设施,形成集养殖垂钓、休闲观光、农产品采摘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区。”三水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凭借自身产业多样、风景秀丽等条件,友谊村引进外来资金2亿余元,建设三江湖路亚库钓基地、水岸咖啡、水玲珑湖畔度假酒店、欢乐水世界等项目,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业态。
硬件设施改善提升人居环境,软件治理能力的改进则不断赋能乡村发展。
近年来,广汉积极探索“积分制+数字化”乡村治理模式,全市120个村(社区)实现基层治理“积分制”全域覆盖,通过数字平台实现“线上积分、线上审核、线上公示”三大功能,数字赋能乡村治理成效逐步显现。
“我们将爱国守法、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共建共治等5大类40项指标纳入积分管理条款,建立‘5+X’积分体系。”广汉市城乡基层治理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广汉市与腾讯合作,在全国率先推广运用“积分制”小程序,通过“好德行”数字平台建立线上“户主档案袋”,户主可通过数字平台随时查询积分情况,并细化积分“标尺”,推动积分工作更具针对性。
配合“积分制”实施,通过全覆盖设立慈善基金、村集体经济收入列支等方式建成“积分超市”,村民可以凭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农资物品等。“以推进‘积分制+数字化’为载体,推动乡村治理由‘村里事’变‘家里事’,并通过建立与积分结果挂钩的奖惩机制,持续调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乡村善治。”广汉市城乡基层治理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源泽 图片由广汉市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