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动态

29 2024
05
看乡村振兴·品周风秦韵⑧丨一村一品百村百味,宝鸡乡村农旅融合振兴塬上“江南”
添加日期:2024-05-29 作者: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浏览次数:159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文/图

小山村,大变革。

5月22日至23日,记者随全国农民报全媒体乡村振兴看宝鸡调研团重点观察陇县等地乡村发展,先后走访陇县天成镇马曲村、关山村,凤翔区陈村镇紫荆村、城关镇六营村。

横向比较,同样是地处六盘山脉黄土丘陵的山、川、塬、沟、壑间,不同村落以自身现有条件为起点,或做强产业文章,或巧以人文取胜,或打造别样风光,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农旅融合乡村振兴之路。

陇县马曲村:

从“烂杆旧村”到如画新村

“开封府内忙放赦,包爱卿莫跪将身平……”人影未见、秦腔先闻,走进陇县天成镇马曲村山水庄园,村民“自娱自乐”组建的秦腔自乐班,演唱着秦腔《三对面》选段。记者在这“震天动地”的音浪里,感受到了三秦文化带来的震撼。

除了《三对面》,《断桥》《三滴血》《狸猫换太子》等秦腔知名选段,也不时在这个小小的乡间舞台上演。村委会主任崔康强介绍,这个舞台不仅是给村民搭建的,更是给游客朋友们搭建的。

马曲村民俗舞台上演秦腔。

原来,舞台所在的山水庄园,是村里招商引资引进打造的度假村。在度假村周围,游客体验着水果采摘、鱼虾垂钓、花海畅游,孩子们享受着游乐设施、休闲秋千,大家品味农家小菜、聆听秦腔名段,人文之旅引人入胜。

马曲村打造山水庄园度假村,修起崭新的民宿。

看着眼前的“小桥流水”“塬上江南”,很难想象本世纪初,马曲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860元,村容村貌破烂不堪,村委会账上赫然欠债17.8万元,是当地出了名的“烂杆村”。

转变出现在2005年,有关部门开始积极引导和扶持该村群众大力发展烤烟产业。从一开始只有零星散户种植烤烟,到全村烤烟种植面积超过600亩,马曲村用了至少5年,累积了发展路上的“第一桶金”。

马曲村烤烟房。

近年来,“干起来”的马曲村不满足于现状,更追求“富起来”“美起来”。心思活络的当地人在各级政府引导与支持下,努力向外寻求合作,从西安引来了客商投资,依托乡村旅游资源禀赋,建起山水田园度假村,开启了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马曲村村景如画。

“用我们的努力,将马曲村建成宝鸡周边的后花园、避暑纳凉目的地,一定没有问题!”崔康强告诉记者,马曲村已先后荣获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创建文明村、省级文明村等诸多殊荣,语气中满是自豪。

陇县关山村:

农耕游牧,一“线”关山

这段时间,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正在热播,陇县天成镇关山村党支部书记王小刚也看了。别人是在“追剧”,而王小刚则被剧中农旅融合发展的情景深深吸引。

“阿勒泰的草原很美,我们的关山草原一点儿也不差,还更有优势呢!”顺着王小刚手指指向的方位,是丰美的水草、信步的牛羊,更远处还有起伏的山峦。

关山草原一角。

关山草原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分界线,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留下无数动人诗作。

关山村是关山草原景区核心区所在地,该村依托关山草原和境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王小刚介绍,关山村聚焦旅游富民,投资2100万元,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民宿品牌,大力发展旅游研学基地、关山神马驿站等项目。

关山村立足草原旅游资源禀赋发展蒙古元素民宿。

若从半空俯瞰,能看到丝绒绿毯般的草地上,点缀着7栋简欧风格民居庭院,其中为游客供给客房77间、写生采风研学基地1处,还直接提供就业岗位50个,间接带动300人参与旅游经营,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80万元以上。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关山草原景区迎来第六届风筝放飞季活动,风筝爱好者们带来传统风筝、软体风筝、硬翅风筝、串式风筝、自由类风筝等各式各样的风筝,把草原的天空装点得五彩斑斓,为游客增添了不一样的视觉享受。

游客朋友在关山草原留下倩影。

盛夏脚步渐近,关山草原迎来了一年中最绚烂的季节。王小刚借调研团记者们的笔触和镜头向全国游客“喊话”,欢迎大家亲临关山草原,看风景、品人文,留下属于自己的“关山回忆”。

凤翔区紫荆村:

忆“西府出击”,建红色基地

穿过标记着屈家山西北野战军司令部旧址红色字样的广场,俯身钻进几孔窑洞之中,数尊栩栩如生的人物塑像,仿佛真的点着煤油灯、紧急开着作战会议,让人身临其境、如同穿越。这里是凤翔区陈村镇紫荆村。

紫荆村红色广场。

村里特意请来北京的设计院规划设计该项目,先后建设了红色革命旧址广场、雕塑、红色走廊、墙面浮雕和配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了彭德怀西府出击革命旧址纪念馆。

基地建成以来,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党员干部、群众游客前来参观。在这里,触摸、走访革命先辈们待过的窑洞,能真切感受到他们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紫荆红色教育基地已成为全区、全市乃至全省响当当、硬铮铮的红色教育示范基地。

目前,该村坚持党建引领促振兴,探索形成“村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融合发展模式,通过土地集中流转,整合资源,发展特色产业,采用“土地租金+务工薪金+利润分红”的“三重收入”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后续,该村继续深入挖掘、提炼、传播红色精神,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结合紫荆红色基地与综合实践基地开展红色主题教育培训活动,形成一条生动多元的研学旅游路线,让红色基地成为紫荆村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

凤翔区六营村:

“泥耍货”成就“非遗村”

“先后3次登上央视春晚、元宵晚会舞台的泥塑款式,都在这一排了。”在凤翔区城关镇六营村,凤翔泥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胡新明引导调研团欣赏凤翔泥塑代表作品。面对这些形态稚拙可爱、色彩艳丽喜庆的“泥娃娃”,大家纷纷拿起手机开始拍照、录像。

凤翔泥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胡新明介绍发展情况。

凤翔泥塑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品,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造型洗练夸张、装饰华美富繁,在全国众多的民间泥塑中独树一帜。

憨态可掬、色彩艳丽的凤翔泥塑作品《生肖虎》。

上世纪70年代,泥塑仅仅是当地人贴补家用、换取口粮的“讨饭手艺”。胡新明从小跟着父亲用架子车拉着“泥耍货”到百里之外走村串乡,“耍货耍货,一毛钱两个”地喊着去叫卖,以换取微薄的收入。

六营村手艺人制作的泥塑毛坯。

长大后,胡新明把一颗心沉进一手泥中,熟练掌握传统技法并大胆创新,先后攻克凤翔泥塑运输易碎、产品设计单一、模具制作缓慢且不易保存等难题。

凤翔县西府巧女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从事凤翔泥塑制作的妇女正在给泥塑素胚上色。

现在,全村共有268户1000余名群众在胡新明带动下从事泥塑产业,村里也新建成“六营民俗村”,2023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80万元,使用争取到的乡村振兴财政衔接项目,建成“中国泥塑体验园”,让国内外众多游客对凤翔民间工艺泥塑有了更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