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委员在小组会上发言,聚焦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当前,广袤蜀乡如火如荼开展乡村振兴。我省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如何抓产业促增收?自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以来,不少省政协委员针对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安居与乐业并重
“‘十四五’以来,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将农村易返贫致贫户、农村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等六类对象纳入政策范围,中央、省委继续给予政策资金补助。”省政协委员郭佳莲关注群众的住房问题。
郭佳莲建议,省上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将符合条件且住房存在安全隐患的农村低收入群体等重点对象纳入政策支持范围,及时到位资金,切实解决其基本住房问题,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省政协委员、甘孜州农牧农村局总农艺师李泽柳,则关注广大青稞种植户如何通过精深加工进一步增收的问题,他认为这对乡村振兴至关重要。
“甘孜州的青稞播面高达50万亩。如何提升青稞的种植效益?”李泽柳说,“自脱贫攻坚以来,全州已有12家青稞饼干、蛋糕、食品等初加工企业,这虽比传统的种植提升了一个档次,但附加值难以进一步体现。”
“我们的青稞产业,迫切需要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提升,走精深加工之路。”李泽柳说,“但是,省外企业本就在青稞主产区,不愿意跨区发展;本省企业又出于时间和成本的考量,不愿搞技术研发。希望由省内科研院所来研发技术,出了成果再转让给加工企业。这样,企业通过精深加工有更多的钱可赚,农户的青稞亩产值也有望得到增加。”
兴园区重农旅
省政协委员、峨眉山手工制茶协会会长王敏认为,我省应着力推进全国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这是大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基地怎么建?王敏表示要突出科技兴园,拓宽产品赛道。建立省级层面的农业科技创新管理体制,实施创新引领行动,推进以在川高校院所为主体、地方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多层次种质资源收集保护体系建设,实施省、市、县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支持高校院所与企业共建技术创新联盟、建设种子新型研发机构,科学配置资源,既推广“老字号”的优秀传统特色农产品,又加快扶持新兴农产品。同时,加强智能装备、农业物联网、关键传感器等技术攻关,进一步将数字农业关键技术应用扩展到农业生产全过程,努力把产业基地打造成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的高地。
“此外,还要突出绿色富园,注重农旅融合。”王敏建议,加强产地环境保护,推行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等绿色模式,打造整省域推动绿色优质农产品发展模式。延链强链推动基地由“卖原料”向“卖加工品”“卖服务”转变,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从生产、加工、销售不同环节推动强链补链延链,深化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发展休闲旅游等新业态,反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
破农村电商短板
“近年来,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力量。”省政协委员、四川科技职业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常务副院长高善峰说,“我省农村电商也存在农村电商物流配套设施与服务发展滞后、农村电商产品的同质化问题严重、农村电商发展的专业人才不足等诸多短板。”
为此,高善峰的建议是“加强农村电商建设,助力我省乡村振兴”,提出三大对策:
一是完善我省农村电商治理体系。完善主管部门、监管机构职责,分工合作、相互配合;改进提高监管技术和手段,加大政务信息化建设统筹力度,强化政府针对农村电商的治理能力和服务能力建设。
二是积极开展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建议由有关部门和单位各司其职,提高农民在农村电商经营过程中对产品的整理、打包、包装等专业技能,培养一批农村电商网红和致富带头人,推动农村电商从业者综合技能提升,保障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
三是着力提高农村电商品牌意识。加快农产品品牌化和标准化建设,为我省农村电商发展塑造IP基础提供品牌保证;培育推广更多一乡一品、一村一品的公共品牌,力求与更多知名农产品电商企业合作,拓宽农产品出村进城渠道。(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