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蜀道连四川”网络直播精彩继续,作为四川省第三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总决赛配套活动,全新打造的“蜀道连四川”网络直播整合四川各地融媒体力量,围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讲述四川乡村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振兴故事,开展一场时间跨度长、空间跨度大的网络直播活动。记者了解到,四场直播将带公众走进“开拓之路”“奔腾之路”“多彩之路”和“发展之路”,从蜀道出发,看乡村文化振兴的新路。
当天的直播活动选址广元市剑阁县,古蜀道穿行于此。古蜀道中的金牛道,从广义上说,南起成都,过广汉、德阳、梓潼,越大小剑山,经广元而出川,直通八百里秦川,全长约1000余公里。
自古以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今天的蜀道已不再是千百年前的蜀道。四通八达,四川形成了新时代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延伸来看,蜀道不仅是一条交通之路,更是一条反映社会繁荣发展、人民幸福生活、国家富强民主、民族奔向复兴的崭新世道。从蜀道出发,一条乡村文化振兴的新路也徐徐展开。
蜀道郁青苍 乡村文化添“青”色
“衔空三百里,一色郁青苍”,作为古蜀道的重要路段之一,位于剑阁县汉阳镇的翠云廊绵延300余里的道路两旁,现有古柏1.2万余株,是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古柏林。
在四川省第三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中,汉阳镇为本届大赛十大魅力乡镇之一。在此次直播中,汉阳镇党委书记张大军也做客直播间,分享汉阳镇的人文民俗,推荐乡村好物。“没想到的是,我们的大肉面在直播间这么受欢迎。”
如何盘活乡村文化,张大军透露,如今,他们正围绕“青”字,做好乡村文化振兴工作。这一抹青色,是翠云廊的古柏青松。剑阁县是四川省古树名木分布最集中的区域,翠云廊古柏是世界上迄今保存最完好、里程最长、数量最多的古代人工栽植驿道古柏群。为了讲好古柏故事、蜀道故事,张大军说,今年,他们将汉阳全民健身中心至石洞沟段4公里路段进行了“美颜”。整治古道沉土,清扫打理露出石板,还原古道原本面目;改道绕道路面旧石板,古道以旧复旧,保持原生态为准,去除覆盖在蜀道上的尘土,让古道石板路重见蓝天,再现蜀道当年的恢宏气势。
这一抹青色,还源于乡村文化底蕴的生机。汉阳镇紧邻翠云廊,与蜀道相伴而生,自古便是千年金牛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三国文化和蜀道文化在这里交融,东汉末年境内置当德县,是剑阁县境内最早的县以上建制,蜀汉改称汉德县。提及域内文化,张大军一脸自豪,他介绍,辖区蜀道峥嵘、古柏参天,境内石洞沟还保存有较为完好的古蜀道,遗存有禁早婚摩崖碑、明代汉源桥、清代蜛蟆石摩崖石刻等古迹。依托竞演大赛,他们正发动百姓一起发掘乡土文化,通过诸如将嫁娶习俗等演绎成节目方式,让人回溯乡风民俗。
这一抹青色,还源于乡村文化的传承创新。第一次参加竞演大赛,张大军就敏锐发现,活动中用短视频推荐家乡的方式,颇受年轻人喜爱。借助这种形式,他们培养了一批乡土文化能人,通过短视频,深挖本地特色,将汉阳镇的美景、美食、产业、日常进行推荐。他提到,当前他们还通过邀请乡贤文化名人深度挖掘蜀道文化、古驿文化、红军文化等底蕴,重现古蜀道上驿站文化风采。此外,还通过石洞沟古蜀道徒步体验,剑山未见山亲子游,科技大棚农业科技教育,壮山壮岭优质粮油基地粮食安全教育和农耕文化体验等,通过文旅农融合,实现乡村文化发展的全新格局。
人才向青春 乡村“活”起来
乡村文化振兴,离不开人。如何吸引更多才华青年走入乡村?沿着蜀道而行,绵阳市探索出乡村文艺人才新路。绵阳市委宣传部文艺科科长梁冰川介绍,从2022年以来,绵阳市创新实施“乡村文艺人才引进计划”,为打造一支高素质基层文艺队伍,整合市、县、乡、村四级人才、政策、资金、项目等资源,明确“由各县(市、区)、园区统筹调剂100名县级事业编制,用于定向引进乡村文艺人才,逐步形成文艺门类较齐全、相对稳定的乡村文艺人才队伍”,充实到基层文化阵地去。为了破解资金难题,他们还明确乡村文艺人才“县管乡用”,发放5万元到30万元安居补助。
这批乡村文艺人才到岗以后,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在文化馆(站)、社区广场等地开展群众文艺辅导培训,走村串巷送文艺演出,吸引了群众广泛参与。据初步统计,2022年底以来,乡村文艺人才创作排演文艺节目70余个,参与各类文化惠民演出120余场次,带领群众开展各类文艺培训3万余人次。“当前,绵阳正持续推进实施乡村文艺人才招引计划,以‘原则上一个乡镇(街道)一名文化专干’为目标,力争2023年底实现全市165个乡镇(街道)文化专干全覆盖。”梁冰川透露,这批文艺人才到基层后,不仅开展了各类艺术培训,还带领老百姓们开展直播带货和短视频拍摄,其中不乏“95后”“00后”的年轻人。绵阳市涪城区文化馆音乐干部、2022年引进的乡村文艺人才陈辅洋还作为往届文艺支教志愿者代表登上了央视舞台。
扮靓乡村颜值 乡土文化“潮”起来
乡村美学,让中国诗意蔓延历史长河。它是“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的清幽,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恬静,是“一把青秧趁手青,轻烟漠漠雨冥冥”的朦胧。
沿蜀道继续而行,在德阳,乡村美学和艺术乡建双向奔赴,成为乡村振兴路途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漫步德阳市旌阳区龙高路,“舞·彩”“竹蜻蜓”“色彩变奏”“看得见夜莺的房间”“黄金芝士”……一个个艺术景观令人赏心悦目。造型独特的充气装置、内容丰富的艺术工作坊……点亮乡村艺术生活。在德阳市旌阳区高槐村,“艺术旌阳”活动跨界破圈,吸引游客打卡。
德阳市委宣传部文化发展科工作人员胡婕介绍,如今他们正推进乡村美育,用艺术融合城乡,让乡村文化“潮”起来。以旌阳区为例,当地就以美育为切入点,逐渐形成一条以美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特色发展之路,用“美丽”激发“美力”。
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文化的创新传承,是对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守护。艺术乡建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当代乡土文化的重新发现、挖掘与整理。胡婕介绍,旌阳区在国内首创“一三六六”特色美育模式,以全域全民美育提升为宗旨,首先在乡村振兴和美学教育上发力,邀请国内知名青年艺术家入驻旌阳,深入挖掘旌阳文化资源,以装置、雕塑、乡村壁画、乡村设计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根植于旌阳文化的艺术作品。三批在地创作的14个地标性艺术品呈现在旌阳乡村,由点及线,以线带面,将旌阳乡村的自然场域转变成艺术场域,形成了旌阳独特的美育故事线和艺术风景线,让乡村治理呈现生态之美、人文之美、艺术之美。
早在2022年,旌阳区打造“艺术旌阳·艺术节”系列活动,举办公路艺术展、乡村艺术与美育年度论坛、系列美育课堂和艺文活动。数据显示,这里已先后举办了20余场美育活动,惠及14所当地学校350余位师生形成14节课程案例,募集了超1000册艺术和文化图书,助力了乡村图书馆的建设,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同时,联动40家艺术节商家联盟,辐射40余所高校、74家国家单位和机构,形成“文化共享”“成果共有”的文化氛围。
以“颜值”激活活力,用艺术赋能乡村发展。如今,旌阳区让艺术和乡村充分结合。在桂花村,以百里廊道为载体,深化“农旅”“康旅”融合发展,尽显生态之美;在龙居村,以荷韵龙居综合体为引领,建设集绿色康养、民俗民宿、美学体验、运动健身为一体的团建基地,营造乡朴之美;在红伏村,以城乡融合为基础,开展艺术创作及景观打造,美化现有建筑,展现田园特色,体现空间之美。
各美其美,活跃乡间的艺术活动,增强德阳乡村自身文化造血功能,推动乡村由“外援式”建设向“内生式”发展转变。
(丛雨萌 川观新闻记者 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