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学浙江的战略定力,‘千万工程’‘八八战略’一干就是20年,‘两山’理念一推就是18年,久久为功,终见大成效。其次是学干部务实的作风、改革的勇气、开放的魄力、市场的观念和浙商的‘四千精神’,这是此行最大的收获。”
10月18日至20日,四川省代表团前往浙江省考察学习。多个省直部门、12个市州负责人,从杭州到湖州再到丽水,交流座谈、实地考察,一路看一路思考。
这既是感恩之旅,也是取经之旅、合作之旅,考察点位根据基础条件、特色产业、文旅业态等维度精心选取,以期达到“学了能拿到四川来用”的好效果。
“首先是学浙江的战略定力,‘千万工程’‘八八战略’一干就是20年,‘两山’理念一推就是18年,久久为功,终见大成效。其次是学干部务实的作风、改革的勇气、开放的魄力、市场的观念和浙商的‘四千精神’,这是此行最大的收获。”代表团达成共识,进一步深化东西部协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川浙全面合作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关键词:“千万工程”
对标偏远村,学习做活“古”文章
代表团浙江考察学习的10个点位中,一半在乡村。
“‘千万工程’是这次考察学习的重要内容。”省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中央财办等部门印发指导意见,对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作出专门部署。四川代表团此次赴浙江,重点之一就是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的好经验好做法。
松阳县陈家铺村 浙江省驻川工作组供图
四川代表团前往丽水市,用一整天时间看了两个郊区村、两个全市最偏远的村。
平田村、陈家铺村是丽水市松阳县较偏远的村落,分别有900年和650年历史。十几年前,因地处偏远山区,村民们陆续搬迁下山或外出务工,仅有老人留守在村里。这也是当前我省很多偏远村的现状,如何盘活这样的乡村?
沿着崎岖山路,代表团车行一个小时才抵达平田村。远观平田村房屋外部,就是普通的乡村土坯老房,而走进房屋内部,是干净、清爽的咖啡店和民宿。这样的内外对比,让省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受到启发,“没有拆旧重建,而是原生态保护开发。”
松阳县平田村 中共松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松阳县完整保留了平田村、陈家铺村等百余座传统村落。2014年,松阳县启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邀请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建筑设计专家在此驻扎,选用本土的、原生态的建设材料,将古村落历史风貌原滋原味保留下来,同时打造了农耕馆、艺术家工作室、精品民宿等农文旅融合业态。现在,平田村老屋改造而成的扎染坊、艺术家工作室、农耕展览馆高低错落,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文创产业、生态农业等多元业态,带动村民就地就业,也不断吸引年轻人返乡。
5公里外,陈家铺村以传统村落风貌保护开发和传统民居修缮利用为支点,引进先锋陈家铺平民书局等项目。现在,陈家铺村民宿淡季价格都在500元至2000元之间,先锋书店年销售额200余万元,全村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旅游年收入达2000万元。
丽水市莲都区堰头村则是另一番景象。走进堰头村,沿街开满了古香古色的茶馆、酒肆、饭庄等店铺,古道旁的溪流穿村而过,古味十足。
在“千万工程”实施中,堰头村不遗余力做好“古”文章,现在村内尚存清代至民国古建筑20多处,树龄千年以上的古樟树有9棵。依托“古”文化,堰头村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产业,2022年,该村接待游客30万人次,农民人均收入达4.6万元。
“原生态的古村落是最稀缺的资源。”参观完古村落的旧貌新颜,乐山市政府负责人表示,乐山正全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境内有很多木雕,可以学习丽水古村落,把“古”文章做透,实现乡村蝶变。
关键词:特色产业
看一茶一竹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白叶一号”是浙川东西部协作的重要代表。2018年10月,安吉县黄杜村向3省5县捐赠了1500万株“白叶一号”茶苗,我省青川县累计获捐540万株,建成1517亩受捐茶苗基地。现在,青川县已连片建成“白叶一号”基地7000多亩。
考察第二日,代表团第一站就来到安吉县黄杜村。
安吉县黄杜村 中共安吉县委宣传部供图
“以前论斤卖,现在论杯卖,不仅把茶叶卖出去,还要把风景卖出去。”黄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盛阿伟向代表团介绍,黄杜村共种植白茶1.2万亩,亩均产茶25斤,为农民创收约1.5万元。同时,推动茶产业一、二、三产联动发展,打造采摘制茶体验、民宿旅游等新业态,202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7万元以上。
“这是我们白茶产业下一步发展的方向。”看完黄杜村白茶产业,广元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青川已经开始探路“茶旅融合”,“白叶一号”基地、七佛贡茶基地周边都开起了农家乐,但怎么延伸茶产业链,创造更多的附加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竹与茶是安吉县的两大特产。竹刀叉勺、竹餐盒、竹胶板……在浙江峰晖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眼前的竹产品让代表团成员目不暇接。
“公司有数千个竹木制品品种,年销售额1.3亿元。”该公司总经理梁峰晖向代表团介绍,公司80%的竹制产品出口,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竹木制品生产商和出口商之一。
“生产这么多竹产品,有多少竹林?”考察过程中,有代表提问。
让人意外的是,安吉竹林面积108万亩,以全国1.8%的竹产量创造了10%的竹业总产值,全县立竹量、商品竹年产量、竹业年产值、竹制品年出口额、竹业经济综合实力五个指标均名列全国第一位。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代表团深入讨论四川竹产业与安吉竹产业的比较优势、差距短板和发力方向。
“对比浙江,我们确实还有不小差距。”省林草局负责人表示。四川是全国第二大竹资源基地,全省竹林面积达1800余万亩,有42个县(市、区)竹林面积超过10万亩。但竞争力强的优势竹产品较少,企业规模较小,名优品牌不多。竹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路网密度仅为浙江的一半,导致采伐运输成本过高,大量竹资源被闲置浪费,全省竹产品出口额也仅为浙江的14.1%。“下一步,还要抓住‘以竹代塑’机遇,锻长板、补短板,加快推进一二三产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关键词:市场观念
探索新业态,寻找合作新机遇
截至2023年10月底,在浙川东西部协作过程中,浙江省财政帮扶资金到位33.69亿元,已启动实施帮扶项目855个;新增引进企业到四川投资兴业426家,到位投资408亿元。2021年以来,浙江累计帮助四川销售农畜牧产品和特色手工艺产品365亿元。
代表团在浙江看浙川东西部协作新成果的同时,也寻找着新的合作机遇、拓展新的合作空间。
在杭州,代表团考察学习了“浙里天府”四川优特产品展示展销中心。“浙里天府”于今年8月开馆,设在杭州最大的农批市场,展示着张飞牛肉、青川黑木耳等300多种来自四川脱贫地区的优特产品。
位于浙江杭州市的浙里天府·四川优特产品展示展销中心 浙江省驻川工作组供图
“天府之国物产丰富,但以前没有一个‘一站式’的采购渠道,这里产品数量多、种类全,保真又实惠,很方便。”一位浙江消费者表示。
浙江省驻川工作组组长王峻介绍,中心通过线下展销、集采对接、活动推广、线上直播、集中培训等多种方式,扩大“川字号”农产品消费市场。创新“两地仓”新模式,打通对口地区农产品加工、储藏、物流等难点堵点,也不断增强四川特色农产品在浙江的市场竞争力。
“下一步,要继续与浙江一道打造‘消费帮扶’金名片,同时可以在全国其他消费中心城市推广‘浙里天府’运营模式,拓宽‘川货出川’渠道。”省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浙川东西部协作过程中,浙江民营企业也不断走入四川,目前在川浙商人数超30万,既是帮扶,同时也双向赋能促发展。
此次学习考察过程中,代表团专门召开了浙川企业家代表座谈会,谈问题、听建议。
当前,浙江正在抓三个“一号工程”和“两个不欠”——“数字经济创新提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地瓜经济提能升级”和“政府不欠款、企业不欠薪”。座谈中,多名企业家表示,四川省对营商环境很重视,但部分区(县)一级做得还不够好。面对面听企业心声,代表们纷纷表示,要持续深化营商环境对标创新行动,学习浙江干部务实的作风、改革的勇气、开放的魄力、战略的定力、市场的观念和浙商的“四千精神”,深化两省东西部协作。
学到真经,更要学以致用。
回四川不到一周,10月24日下午,广元市市长董里就主持召开广元市第六次企业家恳谈会。他表示,要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便利法治的营商环境、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引导民营企业家借鉴发扬浙商的“四千精神”,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10月29—31日,绵阳城市形象推广、产业项目推介、特色产品推销“三推”活动走进浙江省宁波市,绵阳与来自宁波及周边地区的企业、高校院所达成一系列合作,项目投资总金额超360亿元。
(川观新闻记者 燕巧)